關于這幾個元素在js中還是很實用的,我在這里記錄一下innerHTML、outerHTML、innerText、outerText等的用法和他們之間的區別,方便各位在實際開發中使用。
- 代碼來源:詳情
<div id="test">
<span style="color:red">test1</span> test2
</div>
在JS中可以使用:
test.innerHTML:
也就是從對象的起始位置到終止位置的全部內容,包括Html標簽。
上例中的test.innerHTML的值也就是“<span style="color:red">test1</span> test2
”。
test.innerText:
從起始位置到終止位置的內容, 但它去除Html標簽
上例中的text.innerText的值也就是“test1 test2”, 其中span標簽去除了。
test.outerHTML:
除了包含innerHTML的全部內容外, 還包含對象標簽本身。
上例中的text.outerHTML的值也就是<div id="test"><span style="color:red">test1</span> test2</div>
test.outerText:
設置(包括標簽)或獲取(不包括標簽)對象的文本 。
完整示例:
<div id="test">
<span style="color:red">test1</span> test2
</div>
<a href="javascript:alert(test.innerHTML)">innerHTML內容</a>
<a href="javascript:alert(test.innerText)">innerText內容</a>
<a href="javascript:alert(test.outerHTML)">outerHTML內容</a>
innerHTML是符合W3C標準的屬性,而innerText只適用于IE瀏覽器,因此,盡可能地去使用innerHTML,而少用innerText,如果要輸出不含HTML標簽的內容,可以使用innerHTML取得包含HTML標簽的內容后,再用正則表達式去除HTML標簽,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符合W3C標準的示例:
<a href="javascript:alert(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test').innerHTML.replace(/<.+?>/gim,''))">無HTML,符合W3C標準</a>
下面分享一個在實際開發中使用的例子: